骨盆壁與底板 Pelvic Walls & Floor

  1. 影片第一段:為男性左半邊的骨盆,可以觀察到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。

    1. 先辨認直腸rectum跟肛管anal canal交界anorectal junction。

    2. 翻開直腸後,先找構成骨盆外側壁的閉孔內肌obturator internus。覆蓋此肌肉的obturator fascia已移除,以凸顯腱弓tendinous arch。骨盆外側壁由左、右髖骨所構成,髖骨的前下方有閉孔膜將閉孔obturator foramen封閉。閉孔膜於骨盆側有閉孔內肌obturator internus覆蓋,此肌肉內側寬、往外側會逐漸匯聚形成粗壯的肌腱,往後轉約九十度由坐骨小孔lesser sciatic foramen離開骨盆,最後附著於臀區股骨大轉子內側 (請參照Lower Limb的Gluteus影片)。至於閉孔內肌的內側面 (或上表面) 有筋膜覆蓋 (obturator fascia),此筋膜中間部分會增厚以供提肛肌levator ani附著,增厚的部分稱為腱弓tendinous arch,但不一定會很清楚,因人而異。閉孔內肌的前端靠近恥骨上枝superior ramus of pubis處會形成閉孔管obturator canal,閉孔神經與動脈會由此通道進入大腿內側。

    3. 骨盆底板由碗狀、薄的骨盆膈pelvic diaphragm所形成,負責支撐骨盆腔內的臟器。此膈前半、較大部分為提肛肌levator ani,後方較小部分則由尾骨肌coccygeus構成。

      1. 提肛肌為構成骨盆底板中最大且最重要的一部分。前方連接於恥骨體、後方連接於坐骨棘ischial spine跟尾骨、外側連接在閉孔內肌筋膜增厚所形成的腱弓上。

        1. 提肛肌又分為兩部分,恥尾肌pubococcygeus (前方)及髂尾肌iliococcygeus (後外側,最薄的一部分),這兩塊肌肉之間沒有明顯分界。

        2. 恥尾肌為提肛肌中最前方的肌肉,此肌肉前端連接於恥骨。除了前面提到的恥骨直腸肌外,部分肌肉纖維還會往內走附著到尿道 (pubourethralis)。若是男性附著於前列腺的肌肉纖維稱為puboprostaticus、若為女性則附著於陰道,稱為pubovaginalis。

        3. 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為一條結實、狹窄的U型肌肉,為恥尾肌pubococcygeus的一部分。此肌肉在影片中由左側恥骨上枝後方偏內側開始往後走,之後走到直腸後方,會呈U型繞過肛管直腸交界處,並形成約90度左右的anorectal angle。恥骨直腸肌的部分纖維會跟肛門外括約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混在一起。

        4. 髂尾肌主要由腱弓開始往內、往後走。雖然肌肉名稱有”coccygeus”,但是恥尾肌跟髂尾肌到骨盆後方除了附著到尾椎頂端外,大部分附著於anococcygeal ligament (raphe)。

      2. 尾骨肌 (又稱為坐尾肌ischiococcygeus) 起源自薦椎下半及尾椎,往外側貼附於薦棘韌帶sacrospinous ligament的內側面,往前附著於坐骨棘ischial spine。所以當你用鑷子由上方刺探此肌肉時,會有堅韌的感覺,因為肌肉的底下即為薦棘韌帶。

      3. 影片可以順便觀察內髂動脈internal iliac artery三條由大坐骨孔離開骨盆腔的大分枝,分別是上臀 (來自於內髂動脈後枝posterior division)、下臀及內陰動脈 (來自於前枝anterior division) (請參照Pelvis & Perineum的VAN of pelvic cavity影片)。

  2. 影片第二段:所拍攝為骨盆腔的左半,畫面右側為前方、左側為後方。

    骨盆腔包括前下壁anteroinferior wall、外側壁lateral wall、後壁posterior wall及底板floor。

    1. 前下壁由主要由恥骨體、恥骨枝pubic body and rami及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所構成。

    2. 後壁除了由薦椎、尾椎及相關的韌帶形成外,肌肉的部分還包括梨狀肌piriformis。此肌肉由S2-4的骨盆面出發,往外離開大坐骨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進入臀區,並位居臀區最關鍵的位置 (請參照Lower Limb的Gluteus影片)。